聚成财经网

国际舆论怎么看沙伊经中国斡旋和解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4-06-03 15:46 阅读

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三方代表在北京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国际舆论注意到,作为中东地区的两个大国,沙特和伊朗这对宿敌达成和解,将对地区局势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同时,中国作为调解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备受关注。

多方欢迎

根据三国领导人共识,沙特国务大臣、内阁成员、国家安全顾问穆萨伊德·本·穆罕默德·艾班和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哈尼分别率领沙特和伊朗代表团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谈。

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与艾班和沙姆哈尼签署联合声明。

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双方同意两国外长举行会晤,启动上述工作,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双方同意将激活两国于2001年4月17日(伊历1422年1月22日)签署的安全合作协议和于1998年5月27日(伊历1419年2月2日)签署的经济、贸易、投资、技术、科学、文化、体育和青年领域总协议。三国均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同时,双方赞赏并感谢中国领导人和政府承办和支持此次会谈并推动其取得成功。

在中东地区,这一成果受到伊拉克、阿曼和阿联酋等多方欢迎。在感谢中国积极斡旋的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说:“伊朗和沙特之间的睦邻关系对海湾地区的稳定至关重要。”

白宫回应说,美国欢迎“一切有助于缓解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的努力”。

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阿卜杜勒-萨拉姆说,地区国家关系正常化有其必要性——有助于伊斯兰国家恢复因“外国干预”而失去的安全。阿卜杜勒-萨拉姆将“外国干预”指向以色列和美国。

不过,以色列政府没有立即置评。据悉,以色列与伊朗和沙特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但是,由于以色列领导人将伊朗视为敌人和威胁,他们视沙特为潜在的合作伙伴。有报道称,美国正在斡旋沙特和以色列达成关系正常化协议,但前景尚不明朗。

影响广泛

此次沙特与伊朗达成和解之所以备受关注,与两国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地位,以及两国紧张关系持续时间已久有关。

尽管是相邻的伊斯兰国家,但以逊尼派为主的沙特和什叶派主导的伊朗在诸多问题上矛盾尖锐。

2016年1月,沙特以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罪名处死一批囚犯,包括一名知名什叶派宗教人士,引发伊朗民众抗议并冲击沙特驻伊朗使领馆,两国自此断交。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两国还在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局势问题上存在分歧。

在此背景下,两国和解无疑将带来深远、广泛的影响。据伊朗媒体报道,沙姆哈尼表示,消除两国之间的误解并面向未来发展,有助于促进地区稳定和安全,加强波斯湾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合作。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也表示,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将对两国、中东地区和穆斯林群体产生积极影响。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表示,该协议是“良好的发展”,可能会在黎巴嫩、叙利亚和也门“开辟新的视野”。

国际危机组织高级分析师安娜·雅各布斯(Anna Jacobs)说,在缓解地区紧张局势的进程中,该协议是“重大胜利”。“这清楚地表明,经过多年动荡,两国已准备好翻开新的一页。尽管还需要更多对话和建立信任的措施,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雅各布斯还表示,最新成果可能预示着中东地区更广泛的和解。这可能是伊朗朝着恢复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包括卡塔尔和阿联酋等国之间的对话迈出的一步。

中国角色

此次沙特与伊朗达成和解,中国在其中扮演的斡旋角色备受关注。多家外媒称之为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功和胜利,而美国在中东地区长期把持的影响力似乎正在减弱。

确实,这是中方开展大国外交,施展劝和促谈能力的体现。《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曾试图修复伊朗和沙特之间的关系,但未能取得进展。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中东项目非常驻高级研究员乔纳森·富尔顿(Jonathan Fulton)注意到其中的中国智慧——在外交过程中,不像美国那样用一方制衡另一方。

华盛顿阿拉伯海湾国家研究所高级学者侯赛因·伊比什(Hussein Ibish)注意到,沙伊两国在北京签署和解协议,体现出中国在斡旋两国关系方面的独特作用。此前,这一角色往往由美欧扮演。

伊朗政府发言人贾赫罗米也指出,这是一份“由沙特和伊朗在中国谈判达成的、完全由亚洲国家主导的历史性协议。”

《华尔街日报》也写道,这是北京首次在中东地区直接调解政治对抗。

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卡米尔·朗斯(Camille Lons)也注意到,在沙伊达成和解的过程中,北京似乎扮演了东道国和促成者的重要角色。她注意到,再过几天就将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20周年纪念日。

美国智库昆西研究所副所长特里塔·帕西(Trita Parsi)也表示,中国已成为一个能够解决争端的参与者,而不是扮演向冲突方出售武器的角色。

不过,与其将沙伊和解解读为中国的外交胜利,不如称之为“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这也是王毅在沙伊北京对话闭幕式后所表达的立场。

国际舆论也注意到,在促进沙伊和解的过程中,中国追求和平的考量,尤其与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动战争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巴基斯坦外交部长比拉瓦尔·布托·扎尔达里称赞中国“鼓励解决争端,而不是鼓励争端持续。”

《纽约时报》还注意到,除了促成沙伊和解,中方还在推行全球安全倡议,并于近期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中国正试图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陆依斐

网友看法

1、网友aaa780929:感觉美国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到处拉帮结派就是最好的证明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